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基础 > 正文

中医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中医寒:

寒证:

由于感受寒邪或素体阳亏而阳虚阴盛、温煦失职、机能活动减退所致的证候,称为寒证。

寒象:

1、阳气不足,不能运血上行果:面色淡白;舌淡苔白润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阴寒内盛,津液不干果:口淡不渴;痰涎、涕、唾液清稀;尿清便溏。

3、阴寒内盛,温煦失职果:怕冷喜热;肢冷倦卧;脉迟紧;脘腹冷痛。

寒邪:

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如吹寒风、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饮冷等等。此外,多吃性寒凉之食品也是寒邪入侵的途径。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咳,苔薄白,脉浮紧;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腹痛肠鸣,泄泻,呕吐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