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基础 > 正文

肝生理连属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肝生理连属:

(1)肝在志为怒:怒属于一种不良的精神刺激,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怒在一定限度内是情绪的宣泄,对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若大怒不解,则成为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肝气上逆,可见头胀头痛,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呕血或昏厥。

(2)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聚于关节,是连结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特殊组织。肝在体合筋,是因为筋的功能的发挥,须赖肝血的濡养。所以,肝血充足,筋得其养,则肢体强健有力,活动灵活自如。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或屈伸不利;若热邪亢盛,燔灼肝经,筋脉挛急,可见四肢抽搐、手足震颤、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之证。

爪,即指(趾)甲。肝血养筋,而“爪为筋之余”,故爪的荣枯与肝血的盈亏密切相关。肝血足,则爪甲坚韧,红润有泽;肝血亏虚,则爪甲软薄而质脆、色夭而枯。

(3)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系于目,肝的精气上注于目,目的视觉功能的发挥需要肝血的滋养,所以说“肝开窍于目”。反过来,肝的功能正常与否,也可以从目上反映出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肝血足,则视觉灵敏。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见两目干涩、或视物不清;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肝风内动,则目睛上翻;肝胆湿热,则目睛黄染。

(4)泪为肝液:肝开窍于目,泪为目睛之液,故泪为肝之液。若肝血足,目睛中津液满溢,则能濡润双目,从而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若肝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泪液分泌的异常。如肝血亏虚,津液分泌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迎风流泪;肝经湿热,则目眵增多。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