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第一阶段考试复习内容,相信是考生们关注的问题,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躯体痛/内脏痛相关考点精讲(生理学)”如下,预祝学生们顺利通过第一阶段考试。
【难度】★★
【考频指数】★★★
考点点拨:痛觉
躯体痛包括体表痛和深部痛。当皮肤(体表)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可先后出现快痛和慢痛。
内脏痛常由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所致。与体表痛相比,内脏痛具有以下特点:
1.定位不准确。
2.发生缓慢,持续时向较长。
3.中空内脏器官(如胃、肠、胆囊和胆管等)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或牵拉性刺激十分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通常易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
4.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改变。

【例题·A1型题】
内脏痛特征为
A.发生缓慢
B.定位不明确
C.持续时间长
D.对机械性牵拉敏感
E.以上均是
【答案】E
【解析】内脏痛有下列特征:①定位不明确;②发生缓慢,但持续时间长;③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④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改变。

推荐阅读: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第一阶段实证研究考试内容汇总
2020临床执业医师第一阶段考试复习各科目经典练习题汇总(附解析)
以上“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躯体痛/内脏痛相关考点精讲(生理学)”内容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辅导精华资料、备考经验、免费视频课程请查看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分阶段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