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医师资格 > 焦点关注 > 正文

促进中医药经济资源创新发展

——●●●聚焦热点●●●——

官方报名时间> 有问必答> 资料0元领>

近年来,国家将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升到新高度。中医药经济资源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深度结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具体发展模式上,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衣、食、住、行、学、教、游等社会实践,在三大产业中发挥显著优势,深受欢迎,其独特路径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鉴于此,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经济资源保护开发的力度,形成创新发展的意识,为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更加有效持续的关键支持。

作为经济资源,中医药如何与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深度融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更为全面了解中医药的鲜明个性、特征及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医药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结合

中医药贯通一二三产业,从以中药材种植为重点的农业、以中药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到以医疗康养保健为重点的服务业,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新型业态,是激活经济、吸纳就业、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建设生态环境的桥梁和关键。因此,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释放新供给,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集群,促进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近年来,中医药行业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和新机遇,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财政支持和社会资本投入到中医药产业,另一方面,在政策和资金引导下,中医药产业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倡议等深度结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展乡村振兴新模式。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医药资源优势,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比较成熟且具有借鉴意义的是,社会资本在中药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广泛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模式,使中药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法宝。各地积极发挥乡村党组织的优势,在企业帮助下,广泛成立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可以摆脱原有生产条件限制,在企业技术、资金帮助下,安心种植中药材,并在空余时间到企业务工,保证了收入可持续增长。企业根据需求,提前与合作社、农户签订订单,确保生产加工的有序稳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订单农业、吸纳就业、产品入股、代购代销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

形成健康中国新业态。推动“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互联网+中医药”等融合发展,对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各地抢抓机遇,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质的生态条件、特色鲜明的文化和医药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吸引社会资本开发中医药观光、文化体验、特色医疗、养生体验、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带动经济发展。2022年,北京市推出5条北京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四川省都江堰市也发布3条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涵盖自然天养、运动养生、酒店康养三大主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中医药+互联网”模式日益成熟,互联网企业纷纷拥抱中医药,越来越多的企业打通线上渠道,很好地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中医药,成为结合两者优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拓文化繁荣发展新思路。社会大众的衣、食、住、行、游等都可与文创产业结合,各地结合自身中医药文化资源和特色,引入社会资本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出色成绩。中医药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模式包含挖掘中医药原始创意要素、复兴中医药老字号品牌活力、赋予文创产品中医药健康养生功能等。以焕发新活力的中医药老字号为例,作为中华老字号形象代表和品牌象征的中医药老字号长期处于一枝独秀地位,具有品牌拓展空间大、市场需求旺、资源优势突出等优势,凸显出其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未来中华老字号的发展趋势具有引领作用。

赋能科技创新新驱动。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政府和市场运用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举措非常丰富,通过结合特色资源、关键技术、国家政策、高级人才、市场研发、文化创意、研发基地等环节和要素,在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和潜能的基础上,打造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产业体系。例如,江西省把中医药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倾力打造,强化创新研发引领、高端产业集聚,大力建设中医药科研创新高地、产业价值洼地,努力把中医药产业打造成江西的优势产业、未来产业。位于江西南昌的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围绕“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医药科创城”目标,注重特色引领、资源聚合,着力在基础设施、招大引强、夯实平台上下功夫,取得较大成效,2021年被江西省委、省政府给予“通报嘉奖集体”。在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较为典型的模式是产学研医政企的共建合作,通过共建合作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智慧和方案。

助力“一带一路”新突破。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医药需求不断增加,中医药服务贸易迎来了历史性机遇。除了国家政策扶持之外,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有序发展还有赖于打造高端的国际平台,创建优质的服务出口基地,以及培养充足的人力资源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社会资本的投入。以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例,其主要任务包括积极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培育中医药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中医药服务商品化进程、培育市场主体激发活力、鼓励投资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2019年,商务部认定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17家机构),2022年公布第2批基地名单(14家机构)。两批名单中,有6家企业,包括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除了政府创办主导的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以外,还出现了许多企业化的专业中医药服务贸易平台。这些平台能够在政府与行业、企业间建立一个相互协调、配套的运作枢纽,从而实现资源整合,提高中医药行业国际拓展专业化运作能力。

道地中药材是发挥中医药经济资源作用的关键

中药材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物质基础,道地药材基地是保证中医药疗效的关键,也是中医药产业质量效益的关键之一。近年来,道地中药材产业成为生态产业、富民产业,也成为乡村产业振兴重要支撑。各地在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规划中,高度重视道地药材的保护、种植和开发,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作出重要贡献。

以甘肃、河北两地为例,甘肃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2017年开始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2021年陇南市武都区中药材新植面积13.36万亩,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0.86万亩,全区共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点10个、标准化良种繁育示范点2个,农业合作社180多个,制药企业1家,中药材加工企业100多家,培育中药材加工企业180家,中药材总产值达6000万元,截至2021年底,中药材产业已带动28.1万人增收致富。河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药材资源富集多样,中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8.3万亩,建有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示范园300个,黄芩、黄芪、知母、柴胡、连翘等产量稳居全国前列,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113家,较2016年增长28%,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93.4亿元、利润21.7亿元。

各地在发展道地药材过程中,尤其注重品牌打造,同时,加强战略规划,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中药产业的实践,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产物,也是各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展地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必然选择。各地在利用道地中药材优势发展中药产业过程中,非常注重对药材资源、人力等主要生产要素进行科学研判。实践证明,药材资源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随着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发展,未来的趋势在于继续发挥道地药材特色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优势,实施以绿色中药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为主要方式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延伸中药产业链,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并在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实现产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和国际化。

当前,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在追求中医药经济资源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注意:

第一,在追求高质量、高品质发展的同时,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避免一味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效益。

第二,中医药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追求经济价值的过程中,要避免忽视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盲目抉择,同时,也要加强对市场和资本的监管,避免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

第三,尽管中医药产业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还需要着力打通知识技术链、供应链、产业链、信息链、人才链,全力做好经济资源运行所需的服务,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服务。

第四,应当制定详细明确的激励机制,对在中医药项目招商、科技创新、产学研融合、文创开发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奖励。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以上为“促进中医药经济资源创新发展”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