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医师资格 > 焦点关注 > 正文

国家安全教育日特别关注|中医药须深度融入公卫应急管理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保障与改善人民健康,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着群众身体健康。目前,我国抗击疫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在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邀请专家,就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和传染病防控相关问题,总结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

大疫如大考,考出了中医药的分量,也再度展现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面对汹涌疫情,中医药系统的快速响应、广泛参与以及现阶段的成果取得,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邓勇在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在今后的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并细化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相关规定,纵向上确保中央立法在省市县各级分别具备配套的行政法规、实施细则或操作指引,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一次大练兵

中医战“疫”立新功

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也明确,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

与此同时,多份政策文件也为推动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不断加码,其中分量最重的,莫过于2019年10月底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建立有效机制,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正是中医药系统贯彻落实上述法律和政策的一次大练兵。

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提升医务人员中西医结合救治能力,规范开展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2月12日,两部门再次联合印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细化工作部署,特别强调要“推动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中西医共同参与、全程协作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使中医药深度介入传染病防控和临床救治。”

时隔数月,中医药也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数据显示,此次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超过7.4万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超过9成的人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而在预防和康复上,中医药特色优势同样凸显,武汉市武昌区自2月2日实行隔离点集中中医药干预后,疑似病例确诊的比例从1月28日的90%以上降至3月5日的3%,干预效果明显。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的一项研究显示,经中医综合干预后,康复期患者的咳嗽、胸闷气短、出汗、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复阳率也远低于未接受任何干预方式的人群。

一座里程碑

早介入深介入前所未有

“客观讲,此次中医药全面、尽早、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前所未有,且成效显著。”一直在武汉一线战“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如是评价。

邓勇也认为,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的突出表现,对深入推进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和传染病防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此前,无论是霍乱、疟疾,还是乙脑、“非典”,中医药战“疫”虽也不乏亮眼表现,但整体参与深度和广度并不能和此次相比。以“非典”疫情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内地“非典”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的占58.3%,超过四成患者没有得到中医药治疗。

“早年间,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所占的比重比较低,优质中医药人才严重短缺,国际和国内社会对中医药服务的认可程度、重视程度也不高,因此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和传染病防控中的参与度偏低。”邓勇分析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以来,中医药发展步入法治快轨,中医药的“基本面”越来越强,使得上述现象得到很大改观。得益于此,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在此次疫情中能够快速响应并逐渐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应急医疗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颁布的《安徽省中医药条例》强化了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发挥,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中医药参与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并将中医药机构和人员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院前急救体系。无独有偶,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对完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院前急救体系,建立重大疫情中医药人群预防和早期介入治疗机制等工作提出要求。

“上述政策法规有利于具体贯彻落实现有法律中的规定,不仅有利于畅通中医药依法参与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渠道,而且有利于为中医药参与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提供人、财、物的保障。从根本上来说,这些举措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让中医药更好地造福民生福祉。”邓勇说。

一项共识

让中医药融入公卫管理体系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中医药融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成为专家共识之一。

“应急体系建设中尚缺乏对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作用的发挥。”西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代水平撰文指出,出台于“非典”时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没有中医药内容的体现。他建议,在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时应增加有关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作用的规定。如在“总则”部分增加一条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支持发展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积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必须给中医明确的地位,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张伯礼表示,“只有随时做好准备,到关键时候才能够上去,站得住脚,打得赢仗,让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

在具体操作层面,专家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伯礼表示,应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加强中医疫病学、传染病学及公共卫生管理课程的教学,建立起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建设一支中医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强的临床人才队伍,特别是急重症临床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从业人员公共卫生管理能力与水平的培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瑞锋、马爽、王鸿蕴通过统计此次疫情中各地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定点机构中医类医院的数量,发现中医类医院“缺位”现象仍然存在。他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卫生应急预案、制度、规范、标准等修订过程中将中医类医院考虑在内,逐步纳入应急管理体系;要加强中医类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中医类医院急诊科和传染病科建设,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制度。

令人欣慰的是,日前《上海市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优化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加快中医药应急救治设施设备与人才、技术储备,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加强中医防治传染病相关学科建设,推动中医药临床应用创新。”回应了专家呼吁。我们期待更多相关政策法规落地,让中医药在新时代更好地护佑百姓生命健康。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黄蓓

发布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