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根据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以将休克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休克都有其特定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
1. 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是由于体内液体或血液丢失过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发的心输出量下降和组织灌注不足。常见原因包括创伤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特点为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少、血压下降。
2. 心源性休克:由心脏泵功能障碍引起,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导致心脏排血量急剧减少所致的组织灌注不足。其特点是中心静脉压升高、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心率增快但每搏输出量下降。
3. 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通常由细菌感染引发,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异常、意识模糊等。
4. 过敏性休克:由于过敏原刺激后体内产生大量组胺和其他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发生休克。典型症状为突发的皮肤红斑、瘙痒、呼吸困难甚至昏迷。
5. 神经源性休克:多因剧烈疼痛、精神刺激或脊髓损伤等原因所致,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影响血管张力和心脏功能,导致血压下降。特点为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脉搏细弱等症状。
中医在治疗各种类型的休克时注重辨证施治,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结果,从整体出发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中,中医药可以辅助补液扩容;对于心源性休克,则可采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改善心脏功能;感染性休克则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等。
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应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官方医师资格考试考生指导手册(2025)已发布,对比2024年明显的变化,报名时间会比较紧张,且报名审核会更加严格,为了更好准备2025医师资格考试,不管是零基础还是老考生,拿证都不在话下,首先需要先明确好自己的备考规划,医学教育网老师们结合教材及大纲变动,整理重要的2025年医师资格考生必备0元即可领取《领学启航宝典》!
2025医师考生备考必备!0元资料包!
内部资料 2025年医师资格《领学启航宝典》
预估分值明确“发力点”
重难点精编考点“标红”
结合知识点测评“练一练”
包含:
(1)2025医师资格学霸养成计划
(2)2025医师资格各系统考点精编
(3)2025医师资格入学测试50题
扫码立即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