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反映的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以及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水平。当PT时间延长时,可能提示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急性或慢性肝炎等,由于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因此肝脏功能受损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2. 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对于生成某些重要的凝血因子(II, VII, IX, X)至关重要。如果体内维生素K不足,则这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会下降,引起PT延长。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吸收不良综合症等情况。
3. 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抗凝药可以抑制维生素K的作用,导致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从而造成PT时间延长。
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在此过程中大量消耗了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同时激活纤溶系统,可以引起PT延长。
5. 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如先天性的凝血因子缺乏症等。
6. 其他因素:包括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晚期、某些药物的影响(比如阿司匹林)也可能导致PT时间延长。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原因。
2025年医师资格考试
《笔试“搞”分秘籍》
高频考点+命题预测全攻略共计100+页
上手快——命题趋势预测与应试技巧
强总结——92+个考点精选+92+道例题
更实用——精编模考试卷(含答案)
即日起-4月30日24点
限时拼团只需0.01元
扫码参与购买

各位学员也可以通过“付费资料栏目”直接0.1元解锁下载,无需拼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