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中医内科疾病汗证的分型论治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中医内科疾病汗证的分型论治”的内容很多人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此整理了“中医内科疾病汗证的分型论治”,详情如下:

(1)肺卫不固证

主症: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色白少华,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常用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黄芪、防风。

气虚甚,加党参、白术健脾补肺;兼有阴虚,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汗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萆汤甘润以缓急。中成药可用玉屏风颗粒。

(2)心血不足证

主症: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治法:养血补心。

方药:归脾汤加减。常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牡蛎、浮小麦。

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黄补益精血。

(3)阴虚火旺证

主症: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加减。常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五味子、乌梅。

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4)邪热郁蒸证

主症: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糯稻根。

里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方中以黄柏清热,苍术、薏苡仁除湿,牛膝通利经脉。

以上“中医内科疾病汗证的分型论治”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和同学。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