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正在经行,今天小编整理了消渴下消之肾阴亏虚证的辨证论治的相关内容,快积累起来吧。
『下消』·肾阴亏虚
症状: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方药:六味地黄丸。
方中以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药;山萸肉固肾益精,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该二药在治疗时用量可稍大;茯苓健脾渗湿,泽泻、丹皮清泄肝肾火热,共奏滋阴补肾,补而不腻之效。
阴虚火旺而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等益肾缩泉。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
推荐阅读:
中医内科学消渴:中消胃热炽盛证
消渴的辨证论治:上消肺热津伤证
以上就是消渴下消之肾阴亏虚证的辨证论治的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编辑整理,更多医考资讯、资料,欢迎登陆医学教育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