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型阳虚的施治要点是中医内科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 症状
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
2.症候分析
脾气虚弱进一步发展为脾阳亏虚,不能运化水谷,助长体力,故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气虚中寒,清阳不展,寒凝气滞故肠鸣腹痛,大便溏泄。感受寒邪或饮食不慎,以致中阳更虚,易使病情加重。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均为中阳虚衰之象。
3. 治法
温中健脾。
4. 方药治疗
附子理中汤。
本方具有益气健脾,温中祛寒之功效。方中以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附子、干姜温中祛寒。
腹中冷痛较甚,为寒凝气滞,可加高良姜、香附或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食后腹胀及呕逆者,为胃寒气逆,加砂仁、半夏、陈皮温中和胃降逆。腹泻较甚者,为阳虚温甚,加肉豆蔻、补骨脂、苡仁温补脾肾,涩肠除湿止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