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痰气阻膈证型噎膈的辩证论治是怎样的?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痰气阻膈证型噎膈的辩证论治如下:

噎膈·痰气阻膈证(dysphagia with syndrome of phlegm-qi blocking diaphragm)是指痰与气结,阻膈不通,以吞咽梗塞,胸脘痞满,或疼痛,嗳气、呃逆,或泛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形体日渐消瘦,病情可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舌偏红,苔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噎膈证候。

1.症状

吞咽梗阻,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时稍可减轻,情志抑郁时则加重,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

2.证候分析

肝气郁结,痰湿壅阻,胃气上逆:痰气交阻,食道不利,则吞咽困难,胸膈痞满,遇情绪舒畅则病证稍可减轻者,此属气结初期特征。气结津液不能上承,且郁热伤津,故口燥咽干。舌质偏红,脉弦滑,为气郁痰阻,兼有郁热伤津之象。

3.治法

开郁,化痰,润燥。

疏肝化痰,降逆。

4.方药治疗

用启膈散为主方。

方中丹参、郁金、砂仁壳化瘀利气以开郁;沙参、川贝、茯苓润燥化痰以散结;荷叶蒂、杵头糠化浊和胃以降逆。同时可加栝萎、陈皮以增加化痰力量。如津伤便秘,可配增液汤加白蜜以助生津润燥之力。

医学教育网提供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医学教育网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全面热招中!欢迎了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