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脾阳虚型阳虚的施治要点如下:
1. 症状
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
2.症候分析
脾气虚弱进一步发展为脾阳亏虚,不能运化水谷,助长体力,故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气虚中寒,清阳不展,寒凝气滞故肠鸣腹痛,大便溏泄。感受寒邪或饮食不慎,以致中阳更虚,易使病情加重。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均为中阳虚衰之象。
3. 治法
温中健脾。
4. 方药治疗
附子理中汤。
本方具有益气健脾,温中祛寒之功效。方中以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附子、干姜温中祛寒。
腹中冷痛较甚,为寒凝气滞,可加高良姜、香附或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食后腹胀及呕逆者,为胃寒气逆,加砂仁、半夏、陈皮温中和胃降逆。腹泻较甚者,为阳虚温甚,加肉豆蔻、补骨脂、苡仁温补脾肾,涩肠除湿止泻。
推荐阅读:
【高频考点】中医内科学:痰饮的考点汇总及习题练习
点击做题!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练习题汇总!
【高频考点】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鉴别的考点剖析及习题汇总
习题测试!2020中医内科主治【基础知识】练习题大汇总!
以上“脾阳虚型阳虚的施治要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学教育网提供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栏目!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正保医学教育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