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方剂的基本结构如下:
方剂的一般结构,大体分为君、臣、佐、使四个部分。
1. 君药 针对 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注: 每一方中必须有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其用量相应要大。
2.臣药 有两种意义。
(1)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
(2)针对主要 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 有三种意义。
(1)佐助药: 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2)佐制药:用以 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 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 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推荐阅读:
【高频考点】中医内科学:痿证的考点汇总及习题
2021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规划这样做更高效!
以上“方剂的基本结构”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学教育网提供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