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活性物质,也称为生物活性物质或局部激素,是在体内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它们在产生后迅速作用于邻近的细胞或者同一细胞,参与调节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功能:如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等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而内皮素则具有强烈的缩血管效应。
2. 免疫反应:例如白三烯能够引起炎症部位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聚集,促进免疫细胞向感染或损伤区域迁移。
3. 炎症过程:包括上述提到的白三烯以及组胺、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均能参与急性期反应及慢性炎症的发展。
4. 细胞增殖与分化:某些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可刺激特定类型细胞的分裂和成熟,对于组织修复至关重要。
5. 神经传递: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在神经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信息传递。
6. 消化系统功能:胃肠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等调节消化液分泌及营养物质代谢。
7. 呼吸系统调控: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维持气道开放,减少呼吸功耗;而某些肽类物质则参与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8. 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如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分重吸收以保持体内水平衡;性腺产生的雌二醇、睾酮等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9. 应激反应: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如肾上腺素)在应激状态下迅速升高心率、血压,提高机体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综上所述,自体活性物质广泛参与了人体多个系统的生理活动,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