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胃溃疡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胃本身的功能失调有关,还与其他多个脏腑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主要涉及的脏腑包括肝、脾、肺等。
1. 肝: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负责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当情绪压力大或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时,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造成胃气上逆或胃络瘀滞,从而诱发胃溃疡。
2. 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则易伤及脾气,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影响到胃的功能,使胃黏膜受损形成溃疡。
3. 肺:虽然肺与胃溃疡的直接联系不如肝脾明显,但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其功能状态也会影响全身气血运行。如因外感风寒导致肺失宣降,则可能间接影响到脾胃的功能,进而对胃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肾、心等脏腑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与胃溃疡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例如,长期慢性病损耗伤肾阴,则可致水不涵木,肝火上炎;而心神不安则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在治疗胃溃疡时,中医通常会从整体出发,调和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