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超过100次,且起源于心房或心室的异常电活动。根据起源部位和传导路径的不同,可以将快速性心律失常分为若干类型:
1. 窦性心动过速:虽然窦性节律是正常的,但是当心率持续高于每分钟100次时,就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它通常与生理或心理因素有关,如运动、焦虑等。
2. 房性早搏(房早):是指心脏的额外跳动起源于心房内的某一点而非窦房结,这种情况下的心跳会比正常情况下要快一些,但并不形成连续的快速节律。
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这是一种突然开始并结束的心率加快现象,通常由心脏内部异常电路引起。它可能源自心房或连接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特殊传导路径。
4.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特征为心房电活动紊乱无序,导致心房不能有效地收缩泵血。在房颤中,心室率通常也会变得不规则且可能过快。
5. 心房扑动(房扑):与房颤类似,但其特点是心房以规律的方式快速跳动,频率可达250-350次/分钟,但由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所以实际的心室率通常低于这个数值。
6.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当异常电活动发生在心室时,则可能导致室性心动过速。这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比上述其他类型更为严重,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心脏的主要泵血功能。
7. 扭转型室速: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特点是QRS波群形态不断变化,并以长QT间期为基础条件发生。
以上就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些常见类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来确定具体的心律失常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