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认为黄疸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肝细胞损伤: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甲、乙、丙型等)、酒精性肝病、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这些因素可引起肝内胆红素代谢障碍,使非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转化为结合胆红素,或者因肝细胞排泄功能下降,导致血液中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
2. 胆道梗阻:胆汁排出受阻时也会出现黄疸。常见的原因包括胆石症、肿瘤(如胰头癌、胆管癌)、炎症性疾病(如硬化性胆管炎)等造成的胆总管或肝内外胆管的机械性堵塞,使得结合胆红素无法顺利排入肠道而逆流入血。
3. 溶血性黄疸:当体内发生溶血反应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过多的间接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从而引起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4.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由于生理特点容易出现暂时性的高胆红素血症。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不完全,对间接胆红素的处理能力较弱;同时新生儿体内存在较多的胎儿型血红蛋白,在出生后逐渐被成人型替换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间接胆红素。
5. 其他因素:如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如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等)也可导致黄疸。此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或加重黄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