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患者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情权: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患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2. 选择权:基于充分的知情,患者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或医生。当涉及到重大医疗决策时,患者的意愿应当被尊重。
3. 隐私权:患者享有个人健康信息保密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泄露其医疗资料给第三方。
4. 赔偿请求权:如果因为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的过错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包括身体伤害、财产损失等),患者有权要求相应的经济补偿或其他形式的救济。
5. 法律救济权:当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寻求解决。
6. 参与决策的权利:在诊疗过程中,患者有权利参与到有关自己健康状况的所有重要决定中来,包括治疗计划的制定等。
这些权利是保障患者权益的基础,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患者能够有效行使上述各项民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