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是指那些在成分、含量或生产过程中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 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2.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此种药品冒充他种药品。
对于生产和销售假药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设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具体来说,对生产、销售假药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处以如下几种处罚:
1. 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
2. 对于生产者或经营者,依据情节轻重,可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吊销相关许可证件,如药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并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药品安全管理活动。
4. 对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可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对于因使用假药而导致患者健康受损甚至死亡的情况,还将根据具体情况追究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总之,我国法律对制售假药的行为持零容忍态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