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并能够自发地衰变放出射线(如α、β粒子或γ射线)的元素。在医学领域中,它们被广泛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及其特性:
1. 碘-131:碘-131是一种β和γ射线发射体,半衰期为8.02天。它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2. 锝-99m:锝-99m是目前核医学中最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其主要释放低能γ射线(140 keV),半衰期仅6小时。由于其短半衰期和良好的物理性质,它非常适合用于多种器官的显像检查。
3. 钷-99:锝-99是锝-99m的母体核素,主要用作生产锝-99m的原料。
4. 氟-18:氟-18是一种正电子发射体,半衰期约为110分钟。它主要用于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中的葡萄糖代谢显像剂FDG (18F-脱氧葡萄糖)。
5. 钷-25:锝-25也是一种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在某些特定的核医学应用中发挥作用,但不如锝-99m常见。
6. 锶-89:锶-89是一种β射线发射体,半衰期为50.6天。它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等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7. 钷-111:这是一种γ射线发射体,常用于标记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显像或放射免疫治疗。
8. 镓-67:镓-67是一种多能级γ射线发射体,半衰期为78小时。它主要用于肿瘤、炎症等病变部位的显像。
9. 磷-32:磷-32是一种β射线发射体,常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某些类型的白血病。
10. 钷-68:锝-68也是一种正电子发射体,可用于PET成像中作为标记物。
这些放射性核素因其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不同的医学应用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