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穿刺液的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观察液体的颜色、透明度等,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如血性渗出液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或创伤;脓性渗出液则可能提示感染性疾病。
2. 比重:通过测量穿刺液的比重,有助于了解其蛋白含量。一般情况下,渗出液的比重高于1.018,漏出液的比重低于此值。
3. 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液体中的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情况,以判断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类型。例如,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为主则多见于结核、肿瘤等慢性疾病。
4. 化学检验:包括蛋白质定性和定量测定(如Rivalta试验)、葡萄糖浓度检测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等。这些指标对于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具有重要意义。
5. 细菌学检查:进行细菌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感染源并指导临床用药。
6. 其他特殊项目:根据疾病特点选择性地开展肿瘤细胞学检查、免疫学检测(如抗核抗体)、寄生虫检查等。
以上各项检查结果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分析,为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