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是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定义为血清钠浓度小于135 mmol/L。它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
1. 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这包括饮食中钠的摄入量过少、长时间出汗、严重呕吐和腹泻导致大量体液丧失等情况下,体内钠离子的绝对数量减少。
2. 稀释性低钠血症:当机体水负荷增加而肾脏排水功能受损时,即使总的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或略有下降,但由于水分相对过多,也会造成血清钠浓度降低。这种情况常见于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和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中。
3.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症(SIADH):某些情况下,如肿瘤、肺部感染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抗利尿激素(ADH)不适当或过度释放,使得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引发稀释性低钠血症。
此外,药物因素也是引起低钠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使用利尿剂特别是噻嗪类和袢利尿剂可能导致体内钠离子丢失;而某些抗抑郁药、化疗药物等也可能影响ADH的作用或肾脏对水的处理过程,进而引发低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