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医中,焦虑和抑郁是两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们被详细地定义和分类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以及《国际疾病分类》(ICD-11)等专业文献中。
焦虑状态通常指的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事件感到担忧或害怕的一种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并且伴有身体上的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肌肉紧张等。在DSM-5中,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将焦虑障碍进一步细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障碍、社交恐惧症等多种类型。
抑郁状态则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兴趣减退或丧失、精力下降、自我评价过低、睡眠障碍(失眠或过度睡眠)、食欲改变等多方面的症状。严重的抑郁症还可能导致自杀念头和行为。同样地,在DSM-5中,抑郁症也有多种分类,包括重度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如心境恶劣)等。
这两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健康,还会对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对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确诊需要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并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理测试结果来综合判断。治疗方面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