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瀑布反应。
1. 血管收缩:当血管受损时,损伤部位的血管平滑肌会立即发生反射性收缩,使血管直径减小,减少出血量。这个过程由神经调节和局部释放的化学物质如内皮素等共同作用完成。
2. 血小板聚集:随着血流速度下降,血液中的血小板接触到暴露在外的胶原纤维等组织成分后会被激活,进而互相粘附形成松散的止血栓。同时,活化的血小板还会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和化学信号物质,进一步促进其他血小板向损伤处聚集。
3. 凝血瀑布反应:在上述基础上,一系列凝血因子被依次激活,引发复杂的级联反应(即凝血瀑布),最终生成纤维蛋白网。这些纤维蛋白丝将松散的止血栓加固成为稳定的血块,有效封闭伤口并阻止血液流失。
这三个阶段相互配合、紧密衔接,共同完成机体对出血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