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浆膜腔积液(如胸水、腹水等)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主要依据其生化和细胞学特征。这有助于了解积液产生的原因,并指导临床治疗。
1. Rivalta试验:这是一种简单的床旁实验,用于初步区分积液性质。将少量积液滴入3%的乙酸溶液中,如果液体形成凝块或沉淀,则为阳性结果,提示渗出液;若不出现凝块则为阴性结果,提示漏出液。
2. 蛋白质含量:通常情况下,渗出液中的蛋白浓度高于30g/L,而漏出液的蛋白浓度低于30g/L。此外,积液与血清总蛋白比值(L/SP ratio)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当该比值>0.5时倾向于渗出液。
3. 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渗出液中LDH活性往往高于200U/L或超过血清LDH的2/3。相反,漏出液中的LDH活性较低。
4. 细胞计数与分类:渗出液常含有较多炎性细胞(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其有核细胞数量通常>100×10^6/L;而漏出液的细胞成分较少,主要为间皮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
5. 葡萄糖浓度:在某些情况下,渗出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可能低于血清水平,尤其是在感染性或恶性积液中。相反,大多数漏出液的葡萄糖浓度接近正常血浆水平。
6. 其他生化指标:如胆固醇、乳酸等也可作为辅助判断依据。
临床上医生会结合上述多个指标综合分析,并考虑患者的具体病史和体征来确定积液性质,从而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