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在治疗细菌性痢疾时,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来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常用的抗菌药物有以下几类:
1. 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这类药物对多种肠道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一线选择之一。
2. 头孢菌素类:例如头孢曲松钠,对于某些耐药的病例或者儿童患者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因为其安全性较高,在儿科应用较为广泛。
3. 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当病原体对其他药物产生抗性时可考虑使用此类药物。这类药物尤其适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其相对安全且能有效对抗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菌感染。
4. 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对于部分敏感菌株引起的轻症患者可以采用该药治疗,但需注意可能存在的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
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状况以及病原体的敏感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并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合理用药。同时,在症状缓解后仍需继续服用一定疗程以防止复发或产生耐药菌株。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此外,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必要时还会联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现象应及时停药并向医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