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中医如何理解疾病?

中医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主要基于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等。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或外感六淫(风、寒、湿、燥、火、暑)所致。
1. 阴阳平衡:中医认为健康状态下的身体处于一种动态的阴阳平衡之中。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各种病症。例如,阴虚则热,表现为口干舌燥;阳虚则寒,可能出现畏寒肢冷等症状。
2. 五行相生相克:通过将人体器官与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对应,并利用它们之间的相生(促进)和相克(抑制)关系来解释疾病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如肝属木,脾属土,肝气过旺则会克制脾胃功能。
3. 脏腑经络系统:中医认为人体由多个脏器组成,每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并通过经络相连通。当某个脏腑出现异常时,不仅会影响自身的正常运作,还可能波及其他相关联的部位。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
4. 六淫外感: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等也会影响到人体健康。中医将这些外部致病因子概括为“六淫”,认为它们能够侵入人体内部,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夏季炎热容易引发中暑;冬季寒冷则可能导致感冒、咳嗽等问题。

综上所述,中医在理解疾病时注重整体观念和内在联系,并强调通过调整阴阳平衡、调和五行关系以及疏通经络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