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输血反应主要可以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输血反应两大类,每种类型下又包含有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1. 急性输血反应通常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这类反应包括但不限于:
- 发热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体温可突然升高。
- 过敏反应:轻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轻微症状;重者则可能发展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
- 溶血性输血反应:当输入的血液与患者自身血型不匹配时可能发生,表现为腰背痛、胸闷、尿色加深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 循环超负荷:对于心脏疾病或老年人等高风险群体而言,过快过多地接受输血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2. 迟发性输血反应通常在输血后几天到几周内出现,主要包括:
-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罕见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身上。
- 感染性疾病传播:若供者携带某些病毒或细菌,在检测过程中未能发现,则可能通过血液制品传染给接受者。
- 免疫抑制状态下的迟发性溶血反应:当体内产生针对特定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引发。
了解这些输血反应的表现对于及时诊断和处理非常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输血安全,并密切观察患者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