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当人体内的血栓形成并被溶解时,就会产生D-聚体。因此,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作为体内是否存在血栓的一个指标。D-二聚体升高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当腿部或盆腔内的深静脉发生血栓时,D-二聚体水平会显著升高。
2.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阻塞时,也会导致D-二聚体水平上升。这是因为血栓形成和随后的纤溶过程都会产生D-二聚体。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这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血液在微小血管中异常地形成多个小血块,导致正常的血液循环受阻。随着这些血栓的溶解,D-二聚体水平会急剧升高。
4. 手术或创伤后:手术尤其是大型手术、严重创伤等情况下,由于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可促进血液凝固机制激活,从而引起D-二聚体水平上升。
5. 恶性肿瘤:某些类型的癌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凝血现象,这可能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肿瘤细胞可以分泌促凝物质,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6. 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妊娠期间,母体为了预防分娩时出血过多,体内凝血机制会增强,因此在妊娠后期和产后早期,D-二聚体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7.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不动者、肥胖人群等也容易出现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情况,这与他们的血液流动性差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D-二聚体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但其特异性不高,也就是说它并不能单独用来确诊上述疾病。医生通常会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