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时,主要采用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放射性碘或手术治疗。其中,抗甲状腺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它们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有以下几种:
1. 甲巯咪唑(Methimazole):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甲状腺药物,可以减少甲状腺产生的T3和T4水平。它通常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甲亢患者。
2. 卡比马唑(Carbimazole):在体内转化为甲巯咪唑发挥作用,作用机制与甲巯咪唑相似。它主要用于欧洲等地的临床实践中,在中国使用较少。
3. 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 PTU):此药也能有效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但其副作用相对较多,尤其是在长期治疗中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等问题。因此,除非对甲巯咪唑过敏或不耐受时,一般不会首选PTU。
除了上述抗甲状腺药物外,为了缓解甲亢引起的症状如心悸、手抖等,医生还可能会开具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比如美托洛尔(Metoprolol)或者阿替洛尔(Atenolol)。这类药物能够减缓心跳速度、降低血压,并减轻焦虑感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血常规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任何药物治疗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