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学检查是临床诊断中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它通过检测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各种酶的活性或含量,来辅助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以下是酶学检查的主要项目:
首先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AST主要存在于心肌、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首先进入血液,使血清ALT升高,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AST升高常见于心肌梗死、肝脏疾病等,AST/ALT比值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比值大于1时,可能提示肝细胞严重损伤或慢性肝病。
其次是碱性磷酸酶(ALP)。它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中。血清ALP活性升高常见于骨骼疾病,如佝偻病、骨肿瘤等,因为成骨细胞活跃时会产生大量ALP;也可见于肝胆疾病,如阻塞性黄疸、肝癌等,由于胆汁排泄受阻,ALP反流入血。
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主要来自肝脏,在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胆管炎等疾病时,血清GGT可显著升高。它也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敏感指标,长期饮酒者GGT可明显升高。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CK升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 - 8小时开始升高,10 - 36小时达高峰,3 - 4天恢复正常。CK同工酶有三种形式,其中CK - 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特异性较高。
乳酸脱氢酶(LDH)。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有五种同工酶形式。LDH升高可见于心肌梗死、肝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在急性心肌梗死时,LDH于发病后8 - 18小时开始升高,24 - 72小时达高峰,6 - 10天恢复正常。
淀粉酶(AMS)。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分泌。血清AMS升高常见于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 - 12小时开始升高,12 - 72小时达高峰,3 - 5天恢复正常。尿AMS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