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回阳救逆经典方剂有哪些?

回阳救逆是中医针对阳气衰微甚至欲脱的危急证候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目的是使衰微欲脱之阳气得以恢复。以下是一些回阳救逆的经典方剂:

四逆汤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剂,出自《伤寒论》,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组成。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为补益先天命门真火之第一要剂,能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干姜温中散寒、助阳通脉;炙甘草一则益气补中,二则缓和附子、干姜峻烈之性,使药力持久。三药合用,能回阳救逆,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等。

通脉四逆汤同样源自《伤寒论》,它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加重干姜、附子用量而成。相较于四逆汤,其回阳通脉之力更强,主要用于少阴病,阴盛格阳证。表现为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等。此证是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病情更为严重,通脉四逆汤能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参附汤出自《正体类要》,由人参、附子组成。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壮元阳,两药相伍,能益气回阳固脱。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证,症见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汗出淋漓、脉微欲绝等。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休克等属于阳气暴脱者,对于挽救垂危患者的生命有重要作用。

白通汤也是《伤寒论》中的方剂,由葱白、干姜、附子组成。该方重在通阳破阴,主治少阴病阴盛戴阳证,表现为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等。其特点是在回阳救逆的基础上,用葱白通阳散寒,使阳气上下顺接。

回阳救急汤出自《伤寒六书》,由熟附子、干姜、人参、甘草、白术、肉桂、陈皮、五味子、茯苓、半夏、麝香组成。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