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频数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在中西医内科领域,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从中医角度来看,肾虚不固是常见原因之一。肾主水,司二便,若肾阳亏虚,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就会导致膀胱开合失度,出现小便频数,同时可能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常见于年老体衰或久病伤肾之人。湿热下注也会引发小便频数,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食辛辣肥甘,酿生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从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如热淋、膏淋等病症。此外,肺脾气虚也可导致小便频数,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肺脾气虚,不能通调水道、运化水湿,水液直趋膀胱,就会出现小便频数,还可能伴有气短乏力、纳少便溏等表现。
从西医角度而言,泌尿系统感染是导致小便频数的常见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等,主要是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尿路黏膜,引起炎症刺激,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导致尿液中含糖量增加,引起渗透性利尿,从而出现多尿、尿频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表现。尿崩症患者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其不敏感,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出现大量排尿、尿频,患者常伴有烦渴、多饮等症状。另外,前列腺增生症常见于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导致尿路梗阻,膀胱有效容量减少,从而出现尿频,尤其夜尿增多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