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湿药是一类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主要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症。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化湿药。
藿香是一种常用的化湿药,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它具有化湿、止呕、解暑的功效。可用于湿阻中焦证,无论寒湿与湿热,均可应用;对于呕吐,尤其是湿浊中阻所致的呕吐效果较好;在夏季感受暑湿或湿温初起时,也常使用藿香。
佩兰同样较为常见,性平,味辛,归脾、胃、肺经。能化湿、解暑,主治湿阻中焦、暑湿、湿温初起。其气味清香,为治脾瘅之要药,对于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等脾经湿热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苍术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肝经。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可用于湿阻中焦证,对寒湿偏盛的湿阻中焦尤为适宜;还可用于风湿痹证、风寒挟湿表证等。此外,苍术对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厚朴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既能除无形之湿满,又能消有形之实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症。
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可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常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还能安胎,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豆蔻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可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等;对于胃寒呕吐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草果性温,味辛,归脾、胃经。有燥湿温中,除痰截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