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以及我国既往常用的分期方法,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专家组于2002年制定的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标准,主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进行划分:1期为肾损伤伴GFR正常或升高,GFR≥90ml/(min·1.73m²)。此阶段肾脏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损伤,比如尿检异常、影像学检查或病理检查有异常,但肾功能还基本正常。2期为肾损伤伴GFR轻度降低,GFR为60 - 89ml/(min·1.73m²)。此时患者可能开始出现一些轻微症状,如乏力、夜尿增多等,但往往容易被忽视。3期又分为3a和3b期,3a期GFR为45 - 59ml/(min·1.73m²),3b期GFR为30 - 44ml/(min·1.73m²),肾功能有较明显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血压升高等症状,身体不适逐渐加重。4期为GFR重度降低,GFR为15 - 29ml/(min·1.73m²),患者的症状更加显著,会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多种症状,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5期即肾衰竭期,GFR<15ml/(min·1.73m²)或已透析,此时患者需要依靠透析治疗或进行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我国既往也有根据血肌酐水平及临床表现进行的分期方法:肾功能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50 - 80ml/min,血肌酐(Scr)133 - 177μmol/L,此时肾脏虽有损伤,但仍能基本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患者一般无症状。肾功能失代偿期,Ccr为20 - 50ml/min,Scr 186 - 442μmol/L,肾脏功能进一步减退,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肾衰竭期,Ccr为10 - 20ml/min,Scr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