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固崩止带常用的中药有哪些?

固崩止带是中医治疗妇科崩漏和带下病的重要治法,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用的固崩止带中药。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其味咸、涩,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在妇科方面,对于崩漏下血、赤白带下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比如在临床上,常与茜草等配伍,用于治疗妇女崩漏不止。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效。它不仅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温补肾阳,对于肝肾亏虚导致的崩漏、带下等有较好疗效。在治疗崩漏时,常与熟地黄、白芍等滋阴养血药同用。

桑螵蛸是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味甘、咸,性平,归肝、肾经。能固精缩尿,补肾助阳。对于肾虚不固所致的带下清稀、崩漏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常与其他补肾固涩药物配伍使用。

椿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味苦、涩,性寒,归大肠、胃、肝经。有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的功效。可用于赤白带下、湿热下注导致的崩漏等。常与黄柏、苦参等清热燥湿药配伍治疗湿热带下。

棕榈炭是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柄煅炭而成,味苦、涩,性平,归肺、肝、大肠经。能收敛止血,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包括崩漏。其收涩之性较强,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血余炭等配伍增强止血效果。

这些固崩止带中药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进行辨证论治,合理配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