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它能直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情况,但也可能引发一些常见并发症。
首先是消化道穿孔,这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进行胃镜、肠镜等消化道内镜检查时,由于操作不当,如进镜时用力过猛、粗暴操作,或者患者本身消化道存在病变,组织较为脆弱,就可能导致消化道壁穿孔。一旦发生穿孔,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严重时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出血也是常见并发症。检查过程中,内镜可能会损伤消化道黏膜或血管,导致少量出血。一般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或少量黑便,多数情况下可自行停止。但如果损伤较大的血管,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患者会有呕血、便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处理,如内镜下止血、输血等。
感染同样不容忽视。内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如果内镜消毒不彻底,就可能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带入人体,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比如在进行呼吸道内镜检查后,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消化道内镜检查后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另外,心肺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在检查过程中,尤其是进行无痛内镜时,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呼吸和循环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情况。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发生心肺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还有可能出现咽喉部损伤,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内镜通过咽喉部可能会造成局部黏膜擦伤、血肿,患者会感觉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一般在数天内可自行缓解。 总之,虽然内镜检查并发症相对较少,但在检查前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情况,检查中规范操作,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