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气分证常见类型有哪些?

气分证是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常见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热扰胸膈证:此证多由邪热初入气分,郁于胸膈所致。表现为身热,心烦不得卧,甚则胸中憋闷,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热邪内扰胸膈,心神不宁,所以心烦不得卧;气机不畅则胸中憋闷。治疗上以清宣郁热为法,常用栀子豉汤,通过栀子清泄郁热,豆豉透邪外出。

热结肠道证:多因热邪传入阳明,与肠中糟粕相搏,导致腑气不通。临床可见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日晡为阳明经气旺之时,正邪斗争剧烈,故潮热明显;腑气不通则腹胀痛拒按、便秘。治疗以峻下热结为原则,代表方剂为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枳实、厚朴行气导滞。

肺热壅盛证:是由于温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所致。症状有身热,汗出,口渴,咳喘,咳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舌红苔黄,脉数。肺主气司呼吸,热邪壅肺,肺气上逆则咳喘;热灼津液成痰,故咳痰黄稠。治疗宜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为常用方剂,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泄肺热。

胃热炽盛证:多因热邪入胃,胃经热盛所致。表现为壮热,面赤,汗多,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燥,脉洪大。热盛于胃,蒸腾于外则壮热、面赤;迫津外泄则汗多;热盛伤津故口渴喜冷饮。治疗以清热生津为法,白虎汤是其代表方,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粳米、甘草益胃生津。

气分证的不同类型反映了温热病邪在气分阶段侵犯不同脏腑所产生的不同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临床需准确辨证,采取相应的治疗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