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风实证平息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镇肝熄风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化风所致的内风实证。肝阳上亢,气血上逆,可出现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等症状。代表方剂如镇肝熄风汤,方中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代赭石、龙骨、牡蛎降逆潜阳,镇熄肝风;龟板、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以制阳亢;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利于肝阳的平降;甘草调和诸药。通过这些药物的配伍,达到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目的。
平肝熄风法,主要针对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证。常见症状有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等。天麻钩藤饮是该法的代表方剂,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全方共奏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
凉肝熄风法,用于热极生风证。多因温热病邪,内陷厥阴,热盛动风所致,症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等。羚角钩藤汤为其代表方,方中羚羊角、钩藤凉肝熄风,清热解痉;桑叶、菊花疏散肝热;鲜生地、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滋阴增液,柔肝舒筋;川贝母、鲜竹茹清热化痰;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成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剂。
这些内风实证平息法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准确辨证,灵活选用合适的治法和方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用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