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热的方剂在中医临床上有不少,它们能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发挥作用。
青蒿鳖甲汤是较为经典的清虚热方剂。它出自《温病条辨》,由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表现为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等。方中鳖甲咸寒,直入阴分,滋阴退热;青蒿苦辛而寒,其气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两药相配,滋阴清热,内清外透,使阴分伏热有外达之机。知母、生地能滋阴降火,助鳖甲以养阴退虚热;丹皮凉血透热,助青蒿以透泄阴分伏热。
清骨散也是常用的清虚热方剂,源自《证治准绳》,由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组成。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症状可见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或口渴心烦等。方中银柴胡味甘苦性微寒,直入阴分而清热凉血,善退虚劳骨蒸之热,为君药。胡黄连、知母、地骨皮等协助银柴胡增强清热凉血、退骨蒸的作用;秦艽、青蒿能透热外出;鳖甲滋阴潜阳。诸药合用,共奏清虚热、退骨蒸之效。
当归六黄汤同样有清虚热的功效,出自《兰室秘藏》,由当归、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黄芪组成。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伴有发热面赤,心烦唇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方中当归、生地、熟地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芩、黄连、黄柏清热泻火,坚阴止汗;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全方滋阴与泻火并进,标本兼顾,使阴固而水能制火,热清则耗阴无由。
这些方剂在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体质等进行辨证选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