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剂学中,有不少方剂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剂。
五苓散是经典的利水渗湿方剂,出自《伤寒论》。其组成包括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该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表现为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等。方中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助君药利水渗湿,白术健脾运化水湿,桂枝温阳化气兼解表邪。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等属水湿内停兼阳气不化者。
猪苓汤也有很好的利水渗湿作用,同样出自《伤寒论》,由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组成。功效为利水渗湿、清热养阴。主治水热互结证,症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等。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清热利水通淋,阿胶滋阴润燥。此方剂常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肾炎、膀胱炎等属水热互结兼阴虚者。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有防己、黄芪、甘草、白术。功效为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表现为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方中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且能行水消肿,白术补气健脾祛湿。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虚湿盛者。
五皮散,由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组成。具有利水消肿、理气健脾的功效。主治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症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等。方中茯苓皮利水渗湿,大腹皮行气利水,陈皮理气和中,桑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