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症状表现多样,根据病情的缓急和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症状各有特点。
急性菌痢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为普通型、轻型、重型和中毒型。普通型起病急,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同时伴有怕冷、寒战等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明显,先是腹痛,多为左下腹的阵发性疼痛,之后出现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可达十几次甚至数十次,粪便起初为稀便,之后迅速转变为黏液脓血便,量少但次数频繁,还会有里急后重感,即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轻型患者全身毒血症状和肠道症状相对较轻,低热或不发热,腹泻次数较少,粪便中仅有少量黏液,无明显脓血,腹痛和里急后重也不显著。重型患者起病急骤,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30次以上,为稀水脓血便,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明显,还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模糊等症状。中毒型多见于2 - 7岁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突然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可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肠道症状反而不明显,甚至在发病初期无腹痛、腹泻症状,之后才出现黏液脓血便。
慢性菌痢指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腹泻,大便经常带有黏液,有时可见脓血,症状时轻时重,在受凉、进食生冷食物、劳累等诱因下可急性发作。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以及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总之,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复杂多样,严重程度不一,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