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肝胃兼病证候怎样区分?

肝胃兼病的证候区分需要从病因、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肝胃兼病证候及其区分要点。

肝胃气滞证多因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所致。临床表现以胃脘、胁肋胀满疼痛,走窜不定,嗳气,吞酸嘈杂,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等为主。这是因为肝气郁滞,影响胃的气机,导致胃脘和胁肋部气机不畅而出现胀满疼痛,且气的运行不固定,所以疼痛走窜不定。嗳气、吞酸嘈杂则是胃气上逆的表现。患者常因情志因素而使症状加重,舌象多为薄白或薄黄,脉象弦。

肝胃郁热证常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横逆犯胃引起。其症状特点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由于肝火炽盛,侵犯胃腑,所以胃脘有灼热疼痛感且疼痛较为急迫。烦躁易怒是肝火内盛的表现,泛酸嘈杂是肝胃郁热导致胃气上逆的结果,口干口苦则是肝经郁热,胆气上溢所致。舌象表现为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肝胃虚寒证多因脾胃素虚,复因情志刺激,肝寒之气横逆犯胃而成。主要表现为胃脘冷痛,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舌淡苔白,脉弦紧。这是因为寒邪凝滞肝胃,气血运行不畅,所以胃脘冷痛,遇温则寒邪得散,疼痛减轻。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是脾胃虚寒,运化失常的表现。

在临床实际中,区分肝胃兼病的证候需要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特点,仔细观察舌象、脉象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判断,才能准确辨证,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