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基本作用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调节功能。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药物可以对机体的功能进行调节,使其恢复平衡。当机体功能活动过强时,药物可以发挥抑制作用,例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降低过高的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脏的负荷和功能;而当机体功能活动过低时,药物则可起到兴奋作用,像使用肾上腺素能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兴奋心脏功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
其次是抗病原体及抗肿瘤。许多药物具有对抗病原体的作用,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从而治疗感染性疾病。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细菌;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可以干扰病毒核酸的合成,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另外,对于肿瘤疾病,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甚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控制肿瘤的发展。
再者是补充不足。当机体缺乏某些物质时,药物可以起到补充作用。比如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要补充铁剂,以满足机体对铁元素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维生素缺乏症患者需要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像维生素C缺乏时补充维生素C可以防治坏血病。
最后是物质代谢影响。药物可以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例如,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调节糖代谢;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水平,对脂代谢产生影响。通过对物质代谢的调节,药物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