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金匮黄疸病如何辨治?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辨治有着系统且详细的论述,主要从病因病机、症状特点等方面进行辨证,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首先,在病因病机上,黄疸的形成多与湿邪有关,有“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的观点。湿邪有湿热、寒湿之分,这是辨治黄疸的关键。

对于湿热黄疸,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热重于湿的黄疸,以茵陈蒿汤证为代表。其症状表现为身目发黄如橘子色,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等。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通过通利二便,使湿热之邪从前后分消。若湿重于热,用茵陈五苓散。患者可见黄疸,小便不利,头汗出等,茵陈五苓散以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渗湿,使湿邪从小便而去。此外,还有热盛里实的大黄硝石汤证,患者除黄疸外,伴有腹满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大黄硝石汤用大黄、芒硝泄热通腑,栀子、黄柏清热燥湿,以泄热退黄。

寒湿黄疸,即阴黄,以茵陈术附汤为代表方(虽《金匮要略》未直接提及该方,但体现了其辨治思路)。其症状可见身目发黄而晦暗,神疲畏寒,脘腹痞满等,是由于中阳不足,寒湿内阻所致,治疗当温化寒湿,健脾退黄。

另外,还有火劫发黄、女劳疸等特殊类型。火劫发黄是由于误用火攻,导致热邪炽盛,损伤阴血而发黄;女劳疸多因房劳伤肾,肾虚有热,瘀血内阻所致,表现为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等。对于女劳疸,若兼有瘀血,可用硝石矾石散,以消瘀化湿。

总之,《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辨治,强调根据病因、病性、病位的不同进行精准辨证,采取清热利湿、温化寒湿、消瘀化湿等不同治法,为后世治疗黄疸病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