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断是医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类。
X线检查是放射诊断中最基础且应用广泛的方法。普通X线摄影,如胸片、四肢骨片等,能清晰显示骨骼形态、肺部大致病变等情况,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快速获得影像结果,用于初步筛查多种疾病,像骨折、肺部炎症、气胸等。X线透视则可实时观察器官的动态运动,例如在胃肠钡餐检查中,通过口服钡剂后利用透视观察食管、胃和肠道的蠕动情况、有无充盈缺损等,帮助诊断胃肠道疾病。
CT检查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平扫CT能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的精细结构,对于脑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病变诊断价值很大,比如脑梗死、脑出血、肺部肿瘤、肝脏占位性病变等。增强CT是在平扫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血供情况,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鉴别肿瘤的良恶性等。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极强。它可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能清晰显示神经、肌肉、关节软骨等组织的病变。例如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对于早期脑梗死、脊髓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此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无需注射造影剂(部分情况也可使用造影剂增强效果)就能显示血管形态,用于诊断血管狭窄、动脉瘤等血管性疾病。
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它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影像信息,清晰显示血管的形态、走行及病变情况,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常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前的评估。
超声检查虽然严格意义上不完全属于放射诊断,但常与上述方法配合使用。它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成像,对人体无辐射,可实时观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状态,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心血管、腹部脏器等检查,如监测胎儿发育、诊断心脏瓣膜病、发现肝脏胆囊等器官的病变。
不同的放射诊断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