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致病菌到底是什么?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主管护师考试,专门整理如下。
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流行,大肠埃希菌肠炎多发生在5~8月气温较高的季节。
(1)轮状病毒肠炎:
秋、冬季流行,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1~3天,起病较急,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大便量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常伴有脱水、酸中毒。本病有自限性,病程约3~8天,也可长达20天左右。大便镜检偶见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大便即有病毒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2)大肠埃希菌肠炎:
多发生在5~8月气温较高的季节,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混有黏液,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可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可排出痢疾样黏液脓血便,腥臭,有较多黏液,常有恶心呕吐、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大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甚至有数量不等红细胞。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伴腹痛,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主管护师考试高频考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主管护师栏目!除了精炼的备考知识点以外,网校还提供高分学员备考经验技巧、实时政策动态变化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