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肺尖近似什么形状?正常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在什么位置?肺下界移动度相当于什么移动范围?正常人肺下界移动度是几厘米?备考主管护师考试需要将知识点汇总形成自己的知识网,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备考,专门整理肺界的叩诊如下。
1.肺上界
正常肺尖近似圆锥形,内、外界的宽度正常为4~6cm前胸约占锁骨内侧1/3,上缘达锁骨上方约3cm。右肺尖位置较低且右肩部肌肉较厚,故右侧的宽度 较左侧稍窄。一侧肺上界增宽可见于气胸、肺气肿、肺尖部肺大泡等;一侧肺上界显著变小提示该侧可能有结核、肿瘤、纤维化、萎缩或胸膜增厚等。
检查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自斜方肌前缘中央开始,逐渐向外侧叩诊,当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做一记号;然后转向内侧叩诊,直到清音转为浊音为止,再做一记号。测量两者之间的距离,即肺尖的宽度,又称克勒尼希峡。
2.肺下界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的位置分别为第6、第8、第10肋。左肺下界除在左锁骨中线上变动较大(因有胃泡鼓音区)外,其余与右侧大致相同。肺下界的位置还与体位和体形有关。矮胖体型或妊娠时肺下界可上移1肋,消瘦体型者肺下界可下移1肋;卧位时肺下界可比直立时升高1肋。病理情况下,肺下界降低见于肺气肿、腹腔内脏下垂;肺下界上升见于阻塞性肺不张、肺萎缩、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或粘连,以及腹内压增高所致的膈肌上抬(如腹水、鼓肠、肝脾肿大、腹腔肿瘤、膈肌麻痹)。胸腔积液和气胸时,由于液体或气体位于肺脏和膈肌之间,会使肺下界上移而膈肌下移。
嘱患者平静呼吸,在两侧锁骨中线、腋中线和肩胛线上,从肺野的清音区开始,沿肋间隙自上而下进行肺部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肺下界。
3.肺下界移动度
正常人肺下界移动度为6~8cm,肺下界移动度减弱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胸膜粘连、肺炎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压增高。如肺下界移动度难以叩出,则可能是胸腔大量积液、积气或广泛胸膜增厚、粘连。肺部听诊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微张口做均匀呼吸。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侧胸再到背部。听诊时要上下、左右对称部位对比。必要时可做深长呼吸、屏气或咳嗽,协助听诊。
肺下界移动度相当于深呼吸时横膈的移动范围。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线上的肺下界。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重新叩出肺下界,作一标记:待患者恢复平静呼吸后,再嘱患者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肺下界,用笔标记之。测量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以上知识点讲解了肺上界、肺下界与肺下界移动度的检查方式,考生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主管护师考试高频考点,欢迎点击>>中级主管护师备考“100问”
相关推荐
【干货】主管护师直达学习方法
主管护师备考重点“十五问”
巧用公式法速记主管护师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