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主管护师考试,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临床常见的供氧方法总结如下,请各位考生仔细查看。
(一)鼻导管法
分为单侧鼻导管法和双侧导管法,将细导管插入鼻孔,达鼻咽部。此法节省氧气,但可刺激鼻腔粘膜,长时间应用,病人感觉不适。
(二)鼻塞法
用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带有管腔的球状物,塞于鼻孔,代替鼻导管用氧的方法。鼻塞大小以恰能塞鼻孔为宜。此法可避免鼻导管对鼻粘膜的刺激,病人较为舒适。
(三)面罩法
将面罩置病人口部,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于氧气进孔上,调节流量。氧流量需6~8L/分。
(四)氧气枕法
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由于氧气筒准备不及或转移病人途中,可用氧气枕代氧气装置。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器以调节流量。使用前先将枕内灌满氧气,接上湿化瓶、导管或漏斗,调节流量即可给氧。
(五)氧气帐法
一般应用于儿科抢救时,无氧气帐时,可用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约为病床的一半,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皮管通入帐内。氧流量需10~12L/分,吸入的氧浓度才能达到60%~70%左右。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分,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原来氧浓度。
(六)氧气管道化装置
医院的氧气供应可集中由供应站供给,设管道通至各病区、门诊和急诊室。供应站有总开关进行管理。各用氧单位配有氧气表。当停用时,先拔出鼻导管,再旋紧氧气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