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手术指导 > 正文

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清除术-神经外科手术指导

【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清除术手术步骤】(1)安装定向仪框架:将病人头部放在枕托上,用龙胆紫标记出矢状中线及冠状缝。定向仪框架上的两个固定耳塞棒等距离抵达病人外耳道,同时一人固定定向仪,使框架保持在水平及正中位,防止偏斜;然后将4个金属尖钉分别呈对角位按放在两侧前额与枕部头皮处。用0.5%普鲁卡因溶液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将尖钉刺入头皮,深达骨膜,再用电钻把尖钉送入颅骨板障后,电钻就自动停止。以尼龙尖棒或碳纤维尖棒替换出金属钉到板障孔内,并借螺旋外套将其拧紧固定。证实框架位置正确和牢固后,取出耳塞棒,无菌巾包裹定向仪框架去CT室进行术前定位扫描。

(2)脑CT扫描;病人平卧于检查台上,头带框架安放在CT床端的结合器上。该结合器有三个磁吸帽与框架可耦合吸附牢固,保证CT扫描时位置正确和不移动。脑出血病人一般行平扫即可看清血肿的位置和大小,勿需增强扫描。按定向手术所需的靶点层面洗出放大的CT片1或2张备用。

(3)确定立体定向手术靶点:把所需CT片放在特制的计算盘上,选择好排出血肿的靶点,一般取血肿中心点后1/3处为靶点,记录下X、Y、Z三维坐标系数。

(4)血肿量计算:利用CT扫描计算机可直接测出血肿体积,即将每个层面血肿的面积×层厚度,再将每个层面血肿体积相加就是血肿总量。也可以把CT片的血肿体积转换到X线片上,用特制的计算盘换算而得,但重要的是所取CT片层面必须与颅基底线平面相平行,即CT扫描与立体定向框架标志线在同一平面,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系数。

(5)头皮切口和颅骨钻孔:病人取仰卧位,头戴立体定向框架置于手术台的枕托上,在矢状线旁两侧3cm的冠状缝处各画一入颅标线,用颅骨螺旋钻(直径4mm)钻孔,尖针刺破硬脑膜,手术对侧也用一细(直径4mm)螺旋钻钻一骨孔,为脑室持续引流用。

(6)安装立体定向仪导向装置:根据所得的立体定向靶点三维系数,依次将Y、Z、X系数对位,安装好侧环杆和弧形弓。调整弧形弓的角度,把导向器主杆对准血肿侧颅骨钻孔处,先送入细穿刺针试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为液体性血肿则可缓慢抽出血肿量的3/4,更换内径2mm的硅胶管到达靶点后固定,用含凝血酶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待液体清亮后为止。如穿刺证明血肿为凝血块时,从导向器置入一个外径4mm、长17mm的血肿碎化器,其外面是尖端有侧孔的套管针,内有一个螺旋轴;套管针末端连接负压吸引瓶,旋转套管内的螺旋轴,就可把凝血块粉碎后吸出。也可用Higgin改良的排空器,即套管针的侧孔改在尖端,把螺旋轴缩短1.5mm,套管针内放两个管,一个螺旋轴,一个冲洗管,其余部分相同。操作时,螺旋轴旋转速度控制在100转/min,两个大气压吸引力,血肿排出量控制在每分钟2~4ml.血肿回收到吸引瓶内,瓶上有刻度可计算排除量,一般排除量应比估计量少3~5ml.血肿清除后应观察10~15min,再无新鲜出血时拔出血肿排空器,留下带套囊的引流管。然后在手术对侧把一引流管送入侧脑室前角,待脑脊液流出后接脑压监护仪,观察记录颅内压。

(7)用缝合线固定引流管,逐层缝合头皮,取下立体定向仪框架,无菌包扎,手术完成。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